本网讯 近日,外山乡云峰村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童狮》揭牌仪式,这是外山乡对童狮这一稀有南派武术文化狮种保护和传承的又一重要举措。
泉州市新海路闽南文化保护中心主任、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常务副会长龚勤勤为非遗名录《童狮》揭牌。童狮,顾名思义,即为年幼的狮子,是泉州“刣狮”传统技艺的组成部分。据史料记载,永春童狮起源于唐宋时期,明末清初达到鼎盛时期,《桃源杂记》记载:清代的永春武馆通常同时有这两种狮子,以做迎神庙会之用,有着“青狮出境,童狮坐镇”之说。外山乡云峰村是童狮的发源地,自唐宋以来,童狮狮法技艺代代传承,从不间断。
童狮的传统演练技艺由白鹤拳套路、对练、器械套路等组成,行动以上下跳腾挪步,左右恋物戏耍,在表演中不论器械或套路要求靠身近打,真刀真枪撕杀,现我县仅外山乡云峰村民间尚保留童狮的传统演练技艺活动。
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童狮正式揭牌后,童狮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念馆将加快推动童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弘扬工作,结合外山乡云峰村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交流、展示和展演活动,着力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助力“非遗+”相关产业发展。
记者 | 颜志庆 谢丽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