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盛世,长袖盈香;梵烟缥缈,香气馥郁;古筝悠远,高山流水……” 11月14日,在达埔镇中国香都如意广场的舞台上,一系列富有当地特色的香道表演、南音演奏等节目,营造出深厚的古诗意境,引发众多观众拍照发朋友圈。当天,第四届中国(永春)香文化博览会暨第二届国际生态香产业发展推进会在这里举办,全国各地50多家重点香企及上千名香业大咖慕名而来,品文化、展香品、交香客、悟香道。
我县制香工艺有悠久的历史,2014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联合授予“中国香都·永春达埔”称号。近年来,永春香在县委、县政府与企业的联手推动下,迎来了发展黄金期。目前已建成1200亩中国香都香品产业园,香产业总产值由2012年的27亿元增长到如今的74亿元,拥有制香企业近300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国内市场销售覆盖率达80%以上,“在东南亚地区,每销售3根香就有1根由永春生产。”这句话在制香行业内口口相传。
据悉,此次活动为期4天,主要有香文化展览、“斗香”大赛、摄影大赛、首届福建省制香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等系列活动,并召开2019年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香业分会年度会议、第二届国际生态香产业发展推进会,举办中国香都-永春香产业演播体验飞地经济发布会,充分展示了我县积淀深厚的香文化和近年来香产业的蓬勃魅力。
人潮如浪,香潮涌动。在“心香杯”大师斗香赛现场,12间单人制香工坊在如意广场一字排开,经过资格审核,有9位本地制香大师以极为娴熟的手法,为观众展现了打底、上内粉、抡香、切香、晒香等十几道传统制香流程,而在一旁,香道、茶艺、古筝演奏、书画等轮番上演,更是把香的神韵渲染到了极致。现场香气氤氲,古韵悠悠,让许多海内外“香客”在享受嗅觉感官愉悦的同时,领略了传统香文化的魅力。
经过专家组的严格评审,来自永信香业的林文溪获得斗香赛的特等奖。据悉,在此次参赛人员里,林文溪、曾建全等人均潜心香道几十载,有的还是继承父业的老牌制香师。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还就获奖香品进行拍卖,现场9款香品拍卖额达60多万元。其中,林文溪制作的99根香卖出了189999元高价,引发在场者热议,该作品体现出来的传统制香工艺价值获得现场的一致认可。据了解,手工香一点即燃,而且还保存香料的精华,这是机制香所不能比拟的。
除了大师斗香赛外,现场还举办福建省制香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共有44名选手就篾香传统手工制作及跺香花技能进行竞赛。
“我们举办这样的比赛,旨在传承尊崇古法工艺,还原最原始的香道,将永春香提升到新的档次。”活动现场负责人介绍,该古法沿承数百年,于2006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近几年来,我县通过宣传展示、传授教习、举办竞赛、文化体验等方式,引导年轻人传承制香技艺。
开幕式上的签约现场,恒顺永芳、庞博香业、富源香业三家公司落地香都,总投资额近亿元;云香城公司与国际洪门慈善总会就“洪门三把半”香品合作签约,将有效扩充永春香市场占有率。
"此次大会旨在搭建香产业沟通平台,加强全国香行业专家学者、企业之间学习交流,研讨展示香产业发展成果,共同推动香产业的蓬勃发展。”达埔镇镇长刘泷沆表示,下一步,达埔镇将加快推动田园综合体项目落地,打造生态香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生态香产业聚集区、文化体验区,引入其他制香基地龙头香企入驻建设,形成研发、加工及上下游配套等全产业链条,着力将永春香打造成百亿元产业。
此外,活动开幕式还举行了泉州市“六大旅游产品”示范项目授牌以及香博会摄影大赛等活动。
□ 记者 叶国强 康庆平 陈博文 |